首页 > 新闻中心 > > 正文

全球微动态丨朱民谈碳中和投资:需体制改革和工具创新,要支持民企发绿债

时间:2023-05-13 21:58:16 来源:澎湃新闻

发布会现场 澎湃新闻记者 周頔 摄


【资料图】

5月12日,中国新闻社与能源基金会共同主办了以“能源转型再出发:先立后破,稳步推进”为主题的能源中国论坛。会上,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前副总裁朱民发表了题为“加大新能源投资,短期助增长,长期促转型”的演讲。

朱民表示,当前关于碳中和投资,全球已形成四点普遍共识:第一,投资越早越好、越大越好、越快越好;第二,投资集中在新能源和新能源基础设施;第三,在新能源投资中催生新型零碳产业;第四,短期促增长,长期助转型。

碳中和需要多大规模的投资?据中金研究院估计,为实现“碳中和”目标,中国总绿色投资需求约为139万亿元,平均每年中国绿色投资需求约占GDP总量的2%。据麦肯锡估计,为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,全球(69个国家,占全球排放量的85%)需要投入的资本支出预计将达到275万亿美元。

朱民指出,这些资本支出侧重于前期投入:2026-2030年全球在转型方面的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从目前的6.8%左右上升到8.8%,之后将有所下降。

然而,据中金估算,2021-2030年中国累计绿色投融资缺口约5.4万亿元,年均0.54万亿元。减排技术壁垒高的行业存在投资需求后置,将扩大未来绿色投融资的缺口。预计2031年后绿色投融资缺口可能会迅速上升到1.3万亿元/年以上。

“整个碳中和确实是需要规模巨大的投资,而且这个投资期限长、风险大,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很大的挑战。”朱民称。

这些投资将投向哪里?朱民表示,新能源是最主要投资领域,包括新能源、新能源基础设施、新能源相关科技创新等。

通过投资新能源,推动风电、光伏降成本扩装机,拓展绿氢的绿电转化场景,并稳步发展核电。

通过投资新能源基础设施,构建新型电力系统,加速零碳电气化投资,加强对以技术创新为驱动的“新基建”领域投资,确保传统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有效支持绿色和高能效城镇化进程。

通过投资新能源产业和新能源科技创新,推动新能源领域创新和技术发展,支持新能源科技企业聚焦电子制造、IDC绿色化路径、能源互联网与功率半导体等领域,助力能源革命。

由于碳中和与新能源的投资广度和深度都非常丰富,具有规模大、期限长和风险高等特点,这需要新的投融资工具来满足需求,需要进行投融资体制改革和投资工具创新。

“当前我国绿色投资结构中,信贷占了90%,债券只占7%,股权只占3%,这个远远不能满足新能源投资的需求。”朱民称,当前投资结构过于偏向银行信贷,是不能满足需求的,债券市场需要发挥作用。

当前,中国发行的绿色债券最多为3年期限。2021年,这一区间的绿色债券占整体发行量的54%。但朱民指出,新能源投资都需要长期发展,与债券期限结构不匹配。

此外,朱民还提出,要改进中国绿色债券发行人结构。当前,国有企业(包括金融和非金融企业)在绿色债券市场的发行主导地位明显。2021年,按绿色债券发行数目算,国有企业在境内发行的绿债中占比97%,按发行金额算占比接近99%。

朱民认为,非国有企业或民营企业的绿债发行尚待改善,从中国债券市场上看,民营企业的发债占比有萎缩的迹象,要支持民企发行绿债。

关键词:
x 广告
5月11日15时至12日15时,北京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36例

  中新网北京5月12日电(记者 杜燕)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、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组成员庞星火在12日召开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

通讯:范长江侄女范家敏:“伯伯为全家带来新闻力量”

  中新网巴彦淖尔5月12日电 题:范长江侄女范家敏:“伯伯为全家带来新闻力量”  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  50岁的范家敏人生中的“骄傲

四川广安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5例 2000余名医务人员支援邻水

  (抗击新冠肺炎)四川广安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5例 2000余名医务人员支援邻水  中新网成都5月12日电(王爵 王林)12日上午,四川广安市召

国际护士节拳拳之心战疫情:小桌子,大责任

  中新网西宁5月12日电 题:国际护士节拳拳之心战疫情:小桌子,大责任  中新网记者 张添福  5月8日,是母亲节。在青海,恰是很多

京杭大运河全线通水 入河北省南运河水量近1.5亿立方米

  中新社石家庄5月12日电 (李晓伟 任树春 吕培)据河北省水利厅12日消息,4月28日,京杭大运河实现近一个世纪以来首次全线通水,截至5

广东暴雨天气将持续 需继续做好防御

  中新网广州5月12日电 (记者 王坚)广东省气象局12日发布消息称,10日到12日早晨,该省大部分市县先后出现了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

x 广告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亚太评测网版权所有   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11   联系邮箱: 562 66 29@qq.com